信息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时间:2022-04-28
浏览 次
采摘、分拣、烘干、打包……这几天,鹿楼镇食用菌种植“土专家”李加祥的羊肚菌迎来采收季节。在他的带领下,鹿楼镇有120多位村民靠种植羊肚菌致富。如今,以羊肚菌为代表的食用菌种植已成为鹿楼镇打造现代农业领先镇的一个重要支撑。
30多年前,李加祥和同村村民经常到大沙河林场拾野生蘑菇。不满足于靠“天”吃饭的他,承包几亩地,从槐树林里采来菌种,并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班,努力探索食用菌种植技术。
万事开头难,由于灭菌、接种等技术不到位,李加祥第一次做的2000多个菌包无一成功。后来,他通过考察学习、反复试验,第二年蘑菇种植取得成效,收益颇丰。此后,他带领合作社与农科部门食用菌驯化与栽培研究团队合作,持续开展了羊肚耳、榆蘑、猴脑菌和毛木耳等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适栽试验。
靠种植起家的李加祥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单靠自己一家种植是有局限性的。于是,他决定把精力集中到菌种生产上,工厂化生产菌包,以赊销方式带动村民种植食用菌。
2020年,在“三乡工程”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李加祥在原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徐州硕讯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新建8200平方米标准化研发中心、原料库、食用菌菌包车间,智能化发菌培养库(恒温库)及3000平方米珍稀菌实验棚,形成了集食用菌菌包加工、发菌、培育、生产及食用菌回收、晾晒、包装、储存、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今年55岁的李冬梅是徐州硕讯生物科技公司的一名女工,她的主要工作是详细记下育种棚的数据。除了在公司打工,她自己也尝试种植食用菌。李冬梅说:“有企业帮着提供菌包、育菇和销售,自己种植食用菌的底气更足了。”
如今在鹿楼镇鹿韩庄村,部分村民靠种植食用菌日子越过越红火。鹿楼镇24个行政村蘑菇种植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共计有食用菌大棚种植面积2000余亩,位居沛县榜首。
近年来,鹿楼镇抢抓“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丰沛交界区域融合发展”两大历史机遇,在更大层面推动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化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
目前,沛县特色食用菌标准化产业示范园区正在规划建设中。该园区以食用菌标准化种植为特色、以产业化和循环经济发展为动力、以科研研发为支撑。鹿楼镇按照研发制菌—工厂化生产菌包—工厂化发菌—分户种植(示范带动)—农户生产出菇—产品回收(五五分成)—初加工—深加工的思路,又招引了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形成链条完整的现代食用菌产业示范园。
鹿楼镇党委书记韩方兴表示,要发挥食用菌产业园、果品一二三产融合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招引江苏馋百味食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填补鹿楼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空白。要依托现有种植和经营模式,努力形成菌包工厂生产、种植、初加工、深加工产业链,精准拉长、补齐、做强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吸引力。(梁 振)